好家风培养好孩子
日期:2017-06-08

  作者:姜姗

  工作单位:江西省水投建设有限公司

  家风,是一个家庭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一个好的家风,对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和孩子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风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更是家庭赋予每个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对孩子来说,一个好的家风,对培养其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和生活习惯,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个家庭的无价之宝。

  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在童年时受到的影响,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而家风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直接的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和行为习惯。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父母,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家风,如何让孩子在好的家庭生活中健康成长,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就尤为重要。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不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粗鲁而不计后果的言行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会使他的性格也变得急躁、孤僻和无助。有些父母碰到不顺心的事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脾气,会使孩子产生敌对、自卑等不良反应,影响孩子今后的为人处世。有些父母高兴时就对孩子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就对孩子不闻不问。这样容易使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变得喜怒无常。

  二、不对孩子期望过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总是一厢情愿的在孩子身上寄托着自己甚至几代人未圆的希望与梦想。有的父母强迫孩子从小按照他们的“规划”发展,而当孩子因种种原因达不到期望时则大失所望。在本来就很少的课余时间给孩子报上满满的兴趣班而从来不估计孩子是否真的有兴趣。对孩子的评价唯成绩论,而不兼顾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其实,孩子的成长绝不是系统程序,更不是父母设计好的不容更改的系统程序。大部分孩子都是平常人,对平常人的培养,更应该有一颗平常心。

  三、不对孩子过度保护

  有的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往往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度保护。这种过度保护其实就是溺爱。使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被保护长大的孩子,一旦步入社会受到一丁点打击,就会萎靡不振,进而缺乏自信心和责任心。

  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好家风培养好孩子。一个好的家风,可以靠传承,更应该靠父母后天的培养。家庭是孩子最幸福的摇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父母应做好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积极的影响,做好孩子心目中那个最亲密,最可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