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家风—孝、勤、俭
日期:2017-06-08

   家风如雨露,小树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勤、俭”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作为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每次,只有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爸爸妈妈都会想到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要特地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送过去,还经常给他们买衣服鞋子什么的,我还记爸妈还时常去帮他们干家务活。特别是外公外婆家里,因为离我家有点距离,而每次只要外公外婆家里有点重活,爸爸都会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去帮忙。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每次回到家他们都特开心。

  其次就是“勤”,“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从小,在我印象中,爸爸妈妈都很勤劳,妈妈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她总是在闲余时间帮人家做做衣服、织织毛衣什么的,赚点手工钱补贴家用。而爸爸呢,他对鱼产业特别有兴趣,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他还是特意托人帮他买了一些关于渔业方面的书,只要爸爸一有时间空闲下来,他都会拿起那些书进行研究学习,后来爸爸承包鱼塘养殖,他看到的那些书本上的知识都很多派上了用场,所以,爸爸总是教育我:勤奋才能让人上进,让人成长。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会经常干家务,喜欢读书,勤奋思考,养成了好习惯。

  最后是节俭,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买来新的一直用到最后烂掉了为止;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穿到后面打补丁了;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爷爷家吃饭,我把饭吃的满桌子都是,爷爷看见了,他把我吃的掉桌子上的饭一粒一粒的捡起来吃掉了,当时我特别纳闷,我就想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节俭,家里又不是穷的吃不上饭,掉桌子上的饭为什么还要捡起来吃。后来爷爷跟我讲,别看这是几粒米饭,可也不能让费,特别是作为农民出生的我们,更要知道这几粒米饭的来之不易,吃完饭爷爷还跟我讲了革命战争时期,那些战士们没饭吃以吃树皮为生的故事。从此,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直到现在,我自己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想“孝、勤、俭”这三个字,值得我继续在我小孩身上传扬下去。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只要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然而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就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就能更进一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