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万春芳
工作单位:江西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但遗憾的是,有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
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我始终认为,孩子常常并没有父母们想得那么复杂,如果父母了解了孩子的真正需求、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真实原因,以自然的心态与孩子互动交流,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会比父母刻意要求孩子、一厢情愿地为孩子辛苦付出多很多,也会有更多的对父母的理解与认同、与父母期望的目标更近。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父母对孩子“爱”得很累。
家教不能变成知识教育。
一个家境相当不错的女孩被送到加拿大最好的学校自费读国际贸易本科,专业是母亲精心挑选的,出国的一切事都是母亲一手安排。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竟然放弃学业回国了,原因是“不喜欢”。原来,在报考国外大学时,孩子自己向若干所学校提出申请,最终收到4所学校录取通知,都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并有奖学金。但是母亲执意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交了巨额学费,硬是让孩子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孩子回国后精神恍惚,任凭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什么学也不上了。
中国教育的三个“本末倒置”
一、 时光颠倒:童年为升学战斗,升学后回到童年
中国的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胎教。孩子出世以后,更是层层加码。我们有一句千古名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从起跑线开始,从孩子刚刚睁开眼睛开始,这一场战斗已经打响。
金色的童年,变成了灰色的童年,灰色的童年又变成了黑色的童年!这些可怜的孩子,哪里有什么童年?我们的孩子简直就是童工!他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课、下课、补课、作业、订正、辅导,小小年纪就被升学压弯了腰,就算是兴趣小组的兴趣,几乎也都是家长们的兴趣。
从幼儿园到高中,整整15年,不说那些被淘汰的倒霉蛋,就算是竞争中的佼佼者,也对这段经历不堪回首。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等到这样一群孩子终于离开中学,“翻身农奴得解放”,这些孩子们斯书、毁书、烧书,就差把天掀起来。
这些年来亏大了,一旦踏入大学之门,第一件事,当然要把失去的找回来。把睡觉时间补回来,高校里不乏嗜睡大王;把打牌时间捞回来,高校里从来不缺“赌王”,把初恋的时间挽回来,等等《传奇》人物。高校里真正缺少的是读书人、文化人。
本应该是天真快乐,充满朝气的少年,却被作业、补课、升学,压得抬不起头来,喘不过气来,活不过神来。本应该是努力钻研科学、满怀理想人文的大学生活,却早已经厌倦了学习。
二、脑体倒挂:百般呵护身体,漠视精神成长
三、学习错位:忽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解答试题能力
有个上了大学的孩子这样表达自己的烦恼:“进了大学后才发现,十几年来,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干。在家里,学习以外的事爸妈都不让我做。现在跟同学在一起,我成了‘弱智’,这让我很没面子、很是自卑。我爸妈可把我害惨了!”
家风,家风是一种道德力量,对和美家庭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让家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