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有力有序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日期:2020-04-23

混凝土拌合和灌浆设备轰隆作响、长臂挖机紧张作业、运输车有序往来……4月20日,在萍乡市湘东区十三五水利建设(一期)项目施工现场,经过人工测温及喷雾消毒两道“安检”后,100余名戴着安全帽和口罩的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自3月9日全面复工以来,在此起彼伏的机械作业声中,湘东区十三五水利建设(一期)项目每天都上演着“加速度”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场景。

湘东区十三五水利建设(一期)项目由碧湖水库工程、萍水河防洪工程、黄花桥水闸工程三个子项组成,其中碧湖水库工程属江西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项目采用BOT运作模式,建设期3年,由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旗下三级公司江西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总投资5.1亿元该项目对于保障和促进萍乡市经济发展,提高湘东区抵御洪水的能力,缓解局部资源性缺水及工程性缺水,保障萍乡市城区、湘东区供水安全,保障下游农田及果林灌溉用水有着重大意义。

视频研判,筑牢防疫压舱石

“明后天请各位分管领导把通过视频督导已复工子公司防疫情况在群里通报一下:重点放在上班人员疫情排查管控、防疫物资、办公场所人员进出管控、办公和会议等防疫管理、用餐、农民工工作及吃住等防疫管理、工程复工情况等,办公室和质安部对督查内容进一步充实细化后发各领导。”这是省水投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洪余和在班子成员群里对班子成员提出的要求。

面对重大疫情,作为省水投集团的PPP项目管理单位,省水投建设集团党委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四梁八柱”的关键支撑作用,加强协同配合,采用视频督查方式,及时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加强疫情防控管理,实时督导复工复产情况,有序有力推动项目复工复产,筑牢防疫工作的压舱石。

精准防疫,建立安全复工屏障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面对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紧张的工期,项目公司分类施策,兼顾防疫和生产,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2月7日,公司第一时间制定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计划采取分期分批到岗形式有序复工。但由于项目地2月11日突发3例确诊病例,防控形势骤然紧张,公司在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调整了工作计划,暂缓复工。

为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以及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项目公司要求参建各方在复工前做好工程相关资源、技术、组织准备工作,对防汛准备、度汛方案、施工图预算、专项方案,人员、材料、设备落实等方面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提前谋划,确保复工后工程能立即启动、顺利推进。同时,加强与当地防疫部门的沟通协调,上报详细的复工方案:一方面,做好员工健康检测的前提下,第一批安排关键岗位、重点人员进入项目地;另一方面,工地采取封闭施工原则,并在工地出入口设卡,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人员出工地需经过层层审批,方可外出;每天为施工人员测量体温,施工区和生活区消毒,分餐、错峰用餐,得到了防疫部门认可,分三到四批,将120余名工作人员送入项目地。

在项目公司积极协调下、参建各方努力下、当地政府支持帮助下,2月19日,萍水河防洪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复工,成为当地第一个复工的建设项目;3月9日,碧湖水库工程项目全面复工。

 

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计划完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要获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胜利”,需要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

记者了解到,碧湖水库已完成进场道路、上坝公路、导流洞、大坝左右坝肩、坝基开挖、上下游围堰以及拌合站、生活营区、生产营区的建设,现正在进行大坝坝基混凝土浇筑工作。受疫情影响,工程停工时间延长了38天,为保证施工目标不变,项目公司通过挂图作战,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延长工作时间、多开工作面平行作业的方式“以日保周,以周保月”,确保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大坝基坑覆盖达到1.5米高,具备过流条件。

“我们坝基混凝土浇筑采取的是24小时三班倒连续作业方式,确保混凝土凝土整体性良好,质量满足设计抗渗要求。 ”项目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爱兵介绍,“我们将咬定年度目标计划不放松,与时间赛跑,争取在二、三季度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

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为安全度汛,项目公司按照批复的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要求,对碧湖水库工程和萍水河防洪工程进行了汛前安全大检查,备齐防汛物资,落实抢险队伍,编制了防汛值班制度,全力做好度汛准备工作。同时,加强与上游锅底潭水库方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联动机制,提前做好锅底潭水库预腾库容、调洪调度等事宜,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公司安委会3月共开展安全和疫情大检查5次、其中专项大检查4次,综合大检查1次,签发整改通知单5份,共排查安全隐患18项,已全部完成整改,切实将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

在战“疫”迎“考”全过程,省水投集团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确保实现全年经营目标,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硬核力量”。